异常
之前我们介绍的基本类型、类、接口、枚举都是在表示和操作数据,操作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出错的情况,出错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,有的是不可控的内部原因,比如内存不够了、磁盘满了,有的是不可控的外部原因,比如网络连接有问题,更多的可能是程序的编程错误,比如引用变量未初始化就直接调用实例方法。
java使用异常机制统一来处理,内容较多
NullPointerException (空指针异常)
public class Exception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 = null;
s.indexOf("a");
System.out.println("end");
}
}
变量s没有初始化就调用其实例方法indexOf,
Exception in thread "main" java.lang.NullPointerException
at ExceptionTest.main(ExceptionTest.java:5)
NumberFormatException (数字格式异常)
public class Exception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if(args.length<1){
System.out.println("请输入数字");
return;
}
int num = Integer.parseInt(args[0]);
System.out.println(num);
}
}
所有的类都可用捕获”是指使用try/catch关键字
异常类
Throwable
NullPointerException和NumberFormatE
xception都是异常类,所有异常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父类Throwable,它有4个public构造方法:
1. public Throwable()
2. public Throwable(String message)
3. public Throwable(String message, Throwable cause)
4. public Throwable(Throwable cause)
有两个主要参数,一个是message,表示异常消息,另一个是cause,表示触发该异常的其他异常。异常可以形成一个异常链,上层的异常由底层异常触发,cause表示底层异常。
Throwable还有一个public方法用于设置cause:
Throwable initCause(Throwable cause)
Throwable的某些子类没有带cause参数的构造方法,就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设置,这个方法最多只能被调用一次。
所有构造方法中都有一句重要的函数调用:
fillInStackTrace();
它会将异常栈信息保存下来,这是我们能看到异常栈的关键。
Throwable有一些常用方法用于获取异常信息:
void printStackTrace()
打印异常栈信息到标准错误输出流,它还有两个重载的方法:
void printStackTrace(PrintStream s)
void printStackTrace(PrintWriter s)
打印栈信息到指定的流,关于PrintStream和PrintWriter我们后续文章介绍。
String getMessage()
Throwable getCause()
获取设置的异常message和cause
StackTraceElement[] getStackTrace()
获取异常栈每一层的信息,每个StackTraceElement包括文件名、类名、函数名、行号等信息。
异常类体系
以Throwable为根,Java API中定义了非常多的异常类,表示各种类型的异常,部分类示意如下:
自定义异常
除了Java API中定义的异常类,我们也可以自己定义异常类,一般通过继承Exception或者它的某个子类,如果父类是RuntimeException或它的某个子类,则自定义异常也是unchecked exception,如果是Exception或Exception的其他子类,则自定义异常是checked exception。
我们通过继承Exception来定义一个异常,代码如下:
public class App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{
public AppException() {
super();
}
public AppException(String message,
Throwable cause) {
super(message, cause);
}
public AppException(String message) {
super(message);
}
public AppException(Throwable cause) {
super(cause);
}
}
和很多其他异常类一样,我们没有定义额外的属性和代码,只是继承了Exception,定义了构造方法并调用了父类的构造方法。
throws
异常机制中,还有一个和throw很像的关键字throws,用于声明一个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,语法如下所示:
public void test() throws AppException, SQLException, NumberFormatException {
//....
}
finally
异常机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,就是finally, catch后面可以跟finally语句,语法如下所示:
try{
//可能抛出异常
}catch(Exception e){
//捕获异常
}finally{
//不管有无异常都执行
}
Checked对比Unchecked Exception
以上,可以看出RuntimeException(unchecked exception)和checked exception的区别,checked exception必须出现在throws语句中,调用者必须处理,Java编译器会强制这一点,而RuntimeException则没有这个要求。
Java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程序中,不能因为一个逻辑错误就使程序退出。所以,目前一种更被认同的观点是,Java中的这个区分是没有太大意义的,可以统一使用RuntimeException即unchcked exception来代替。
这个观点的基本理由是,无论是checked还是unchecked异常,无论是否出现在throws声明中,我们都应该在合适的地方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,而不是只为了满足编译器的要求,盲目处理异常,既然都要进行处理异常,checked exception的强制声明和处理就显得啰嗦,尤其是在调用层次比较深的情况下。
异常处理的目标
异常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来源:用户、程序员、第三方。用户是指用户的输入有问题,程序员是指编程错误,第三方泛指其他情况如I/O错误、网络、数据库、第三方服务等。每种异常都应该进行适当的处理。
处理的目标可以分为报告和恢复。恢复是指通过程序自动解决问题。报告的最终对象可能是用户,即程序使用者,也可能是系统运维人员或程序员。报告的目的也是为了恢复,但这个恢复经常需要人的参与。
对用户,如果用户输入不对,可能提示用户具体哪里输入不对,如果是编程错误,可能提示用户系统错误、建议联系客服,如果是第三方连接问题,可能提示用户稍后重试。
对系统运维人员或程序员,他们一般不关心用户输入错误,而关注编程错误或第三方错误,对于这些错误,需要报告尽量完整的细节,包括异常链、异常栈等,以便尽快定位和解决问题。
对于用户输入或编程错误,一般都是难以通过程序自动解决的,第三方错误则可能可以,甚至很多时候,程序都不应该假定第三方是可靠的,应该有容错机制。比如说,某个第三方服务连接不上(比如发短信),可能的容错机制是,换另一个提供同样功能的第三方试试,还可能是,间隔一段时间进行重试,在多次失败之后再报告错误。
异常处理的一般逻辑
如果自己知道怎么处理异常,就进行处理,如果可以通过程序自动解决,就自动解决,如果异常可以被自己解决,就不需要再向上报告。
如果自己不能完全解决,就应该向上报告。如果自己有额外信息可以提供,有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,就应该提供,可以以原异常为cause重新抛出一个异常。
总有一层代码需要为异常负责,可能是知道如何处理该异常的代码,可能是面对用户的代码,也可能是主程序。如果异常不能自动解决,对于用户,应该根据异常信息提供用户能理解和对用户有帮助的信息,对运维和程序员,则应该输出详细的异常链和异常栈到日志。
这个逻辑与在公司中处理问题的逻辑是类似的,每个级别都有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,自己能处理的自己处理,不能处理的就应该报告上级,把下级告诉他的,和他自己知道的,一并告诉上级,最终,公司老板必须要为所有问题负责。每个级别既不应该掩盖问题,也不应该逃避责任